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篆刻 > 古代篆刻 >

      东京中央拍卖上市,拍卖板块再添新丁

      2018-10-19 17:25:40 北京文艺网
        千里迢迢来港上市,东京中央拍卖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欢迎。辉立、耀才、信诚等多家券商数据显示,截至最终发售日,东京中央拍卖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超购,是近期招股公司中少有的孖展足额甚至超购的公司。同时,东京中央拍卖国际配售部分也获积极反应,认购亦超额。
        事实上,东京中央拍卖作为港股中少有的“半泽直树”概念股及富人投资风向标,得到不少富豪、大企业家及艺术届人士的力撑。除招股书中提到的香港知名藏家、富商陈世伟及曹其镛外,市场亦传闻有大陆文化界人士及藏家看好东京中央拍卖并落锤支持。
        历史底蕴丰富,专注中日艺术品
        招股书显示,东京中央拍卖专注拍卖以中国及日本艺术品为主的各种艺术品,包括中国书画、中国古董和日本及中国茶具。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唐宋以来,两国更是文化交流频繁。不仅书画古董成功东渡,中国的茶文化也在日本生根发芽,高度相似的文化艺术氛围为东京中央拍卖开展拍卖业务的良好市场环境。
        东京中央拍卖的客户一般由艺术家、艺术品大师、专家、商人、收藏家、艺廊及私人博物馆构成,均为艺术品爱好者或机构。因此,东京中央拍卖的供应商和客户往往同时具有卖家和买家的双重身份,且可灵活转换。
        由于优质艺术品稀有,且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拓展拍品获取渠道和客源,拍卖行业入行壁垒很高。换言之,相对于传统行业,拍卖行业更看重拍卖行于业内的口碑及获取买卖家的能力。因此,能否维持稳固的客户关系,保证客源不流失成为拍卖行立足的根本。
        据招股书披露信息,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东京中央拍卖的拍卖交易客户数分别为卖家661人、买家624人;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则增长至673人和679人。另外,于2018年3月31日,东京中央拍卖与其五大客户已分别发展介乎半年至7年的稳固业务关系!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一斑。
        下行经济中完美的避风港
        不同于传统行业容易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拍卖行业的周期性特征很弱。一是因为拍卖行的客户往往资金实力雄厚,宏观经济小幅的上下波动对客户的购买能力并不形成显著影响;二是因为书画艺术品或古董价值稳定,不像证券产品价值会在短期内大起大伏。艺术品不仅不会轻易贬值,甚至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增值。因此即使在经济低迷时期,人们也愿意把钱花在艺术品和古董投资上。
        眼下资本市场正上演“股债双杀”、基金市场也频频爆雷,加上国家政策导向变化、阻拦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一贯稳健的楼市也不复往昔辉煌。市场资金总量一定,原先的出水口被堵上,资金自然另寻出口。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品和古董投资不失为现阶段一项很好的选择。
        说到底,无论经济上行还是下行,投资者追求的只有四个字——资产增值。由于艺术品和古董的价值由文化环境决定,而文化环境历经千年成型,很难做到像经济环境一般瞬息万变,艺术品和古董的价值也因此稳健。
        天价拍卖频出,拍卖行与客户同喜
        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巨大前景,从近期屡屡成交的大单即可略窥一二。上个月底,赵无极尺幅最大油画三联作《1985年6月至10月》在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拍“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专场上,以4.5亿港元落槌,若计入佣金后,成交价将达到5.1亿港元。这不仅创造了赵无极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也刷新了香港艺拍画作的价格纪录。
        同时,保利香港送拍的林寿宇作品《1967年1月》落槌于650万港元,加佣金成交于767万港元,一跃位居其个人拍卖记录的第二名。时间再向前推进,9月中旬,佳士得2018上海秋拍举槌,三场拍卖共计取得1.48亿元成交额,几乎追平了2013年上海首拍的最好成绩。
        东京中央拍卖的成绩亦不逊色,在其2017年香港秋拍中,清宫乾隆旧藏、元四大家之一王蒙的《泉声松韵图》以1.51亿港元落槌,单计佣金至少有近2000万港元入账。而其于2018年东京春拍中,著录于《沈氏砚林》中的一方端石鱼戏砚以超过估价8倍的6,200万日元高价落锤,再创沈氏藏砚佳绩。艺术品市场逐渐回暖,也难怪本身浸淫此行业多年的藏家及富商会用真金白银支持东京中央拍卖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拍卖行开展拍卖业务的成本相对有限,支出大项仅包括场地租赁费及设置费用、图录印刷费及其他。对比每件拍品接近20%的佣金费率,拍品成交价格越高,拍卖行的收益也就越可观,拍卖行和客户因此深度共感。
        据悉,东京中央拍卖已于3日定价,并将于11日上市。
More.. 资讯
More.. 名家
  • 中国美术史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shi.net,All right
  • 服务QQ:277293128电子邮箱:admin@zgshdb.com